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在各项政策推动下,A股市场正全力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巨无霸”或“独角兽”将通过IPO或并购重组的方式登陆国内A股市场。这一趋势对于当前如火如荼的PE/VC而言,无疑是高速发展进程中的又一政策性机遇。
随着全国两会临近,发行上市制度改革、加大“四新”企业支持力度等资本市场话题成为各方关注热点。这些热点的背后,是A股市场“努力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积极拥抱新经济的巨大热情。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在各项政策推动下,A股市场正全力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巨无霸”或“独角兽”将通过IPO或并购重组的方式登陆国内A股市场。这一趋势对于当前如火如荼的PE/VC而言,无疑是高速发展进程中的又一政策性机遇。
A股市场加速拥抱新经济
进入2018年以来,从证监会到沪深两大交易所,均旗帜鲜明地提出要积极拥抱新经济。
证监会系统2018年工作会议提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以服务国家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导向,吸收国际资本市场成熟有效有益的制度与方法,改革发行上市制度,努力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
证监会“改革发行上市制度”、“努力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的提法,当即就引发了各方高度关注。业内人士分析表示,过去几年,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一大批拥有核心技术的高精尖企业脱颖而出,并获得国际国内投资者的高度青睐,一些“独角兽”公司有着独特的技术优势,未来前景无比广阔,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具有很强的引领力。但遗憾的是,此类企业多缺席A股市场。因此,要让好企业留在内地、让好企业尽快上市,必须改革现有发行制度,提升我国资本市场核心竞争力。
在此前后,沪深交易所也明确表示,要加大对新经济企业的支持力度。上交所提出,将在充分发挥蓝筹股市场优势的基础上,致力于开展“新蓝筹”行动,挖掘与培育更多代表新经济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优质企业登陆上交所融资,打造上交所的“新经济、新主板”。深交所在《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8-2020年)》中表示,将以促进深市多层次市场健康发展为主线,推动形成特色更加鲜明的市场体系,突出新经济新产业特征,针对创新创业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和股权特点,推动完善IPO发行上市条件,扩大创业板包容性。
过去一段时间,由于内地股票发行上市制度等因素,国内大量新兴企业要么迟迟不能顺利登陆资本市场,要么远赴美国、香港等市场上市。这一方面不利于进一步加大对新产业新经济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也导致优质上市资源流失海外。因此,近期各方在不断呼吁,要让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BATJ)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高科技企业能够在A股市场上市,A股市场也要培育出自己的“BATJ”。
分析人士表示,全球约1/3的“独角兽”(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非上市初创公司)为中国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加之以“BATJ”为代表的一批在海外上市的优质企业,中国新经济领域的优质或潜质标的众多。如果能将这些企业吸引到A股市场,将极大提升A股市场的含金量。
招商证券策略研究员表示,党的十九大以来,高质量发展被反复强调,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证券市场相关政策亦出现了明显变化。
退出渠道再畅通
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自身运作来看,在投资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的同时,各方也进一步关注其投资循环中的退出渠道。随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发展,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逐渐完善,成为众多私募股权投资退出的渠道选择。在各种退出方式中,IPO退出,依然被认为是使私募股权投资资金实现增值和退出的最重要的选择。
尤其是新股发行常态化以来,IPO提速对于私募股权投资而言,意味着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更为通畅和快捷。有研究表示,IPO在股权投资基金退出的渠道中具有很大的优势,比如,在实践中IPO是所有退出方式中收益较高的;对于股权投资机构来说,IPO有助于提高股权投资机构的知名度、市场声誉与社会形象;同时,股权投资机构所投资的企业成功实现上市,不仅能够使其受到投资者的青睐,顺利募集资金,而且良好的投资业绩也会使股权投资机构受到创业企业的青睐。
伴随着监管层政策暖风频出,一些实质性的市场案例引起各方关注。2月28日,顺利借壳江南嘉捷回归A股市场的360安全科技公司复牌交易。市场人士分析认为,360上市无疑拉开了2018年A股支持“四新”经济、鼓励更多“独角兽”企业在国内上市的序幕。
从私募股权投资退出看,2017年中国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案例数量达到3409笔,其中IPO退出案例数量为1069笔,占比达到31.4%,在IPO审核加速的影响下,私募股权投资市场IPO退出总量同比提升94.0%。
从近日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两家公司看,股东名单中都有不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比如2018年1月16日登陆上交所的德邦股份,在电商零售高速发展的同时,该公司也被众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相中,钟鼎(上海)创投旗下的苏州钟鼎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旗下的北京红杉信远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等均对其有大手笔投资。2018年1月17日在上交所上市的红星美凯龙,其招股说明书披露的信息显示,美国华平投资集团、中信产业投资基金旗下的绵阳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等均在其股东名单中。随着这些公司IPO上市,相关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也将获得不菲的投资收益。
PE/VC迎来新机遇
实际上,过去几年,我国创新型企业吸引了大量PE/VC资金,成为私募股权投资最受青睐的领域。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统计,目前近80%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于企业起步期和扩张期。在投资领域方面,主要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芯片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通过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市场化和规模化,有力推动了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创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信中利资本董事总经理刘朝晨认为,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高科技公司的崛起毋庸置疑,在互联网公司各个细分领域中,中国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他表示,中美风投无论从规模、数量上的对比来看,中国在过去10年,尤其是最近5年都有着高速的发展。我国风投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5%,远超美国的10%多。这是一股特别强劲的力量,可以支持更多以科技为导向型、以模式创新为引领型的公司快速的进行迭代,快速展露自己的头角。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方针和重要举措,这必将加快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也给私募股权投资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随着资本市场进一步积极拥抱新经济,PE/VC也正迎来发展的又一个新机遇。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