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是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在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尤其是“一带一路”引领下,我国企业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环境,加快“走出去”步伐,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今年上半年,我国对外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商务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1个国家和地区的3617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571.8亿美元,同比增长18.7%。整体来看,我国对外投资合作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处于较为活跃的区间。
与此同时,虽然面临激烈的国际引资竞争,但持续增强的高水平产业配套能力、巨大的市场潜力、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让我国始终成为外商投资青睐的热土。
对外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今年以来,在对外投资合作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我国对外投资行业结构也在持续优化,非理性投资得到有效遏制。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对外投资主要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占比分别为32.6%、15.8% 、11.5%和9.5%。房地产业、体育和娱乐业对外投资没有新增项目。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稳步推进是今年上半年对外投资的一大亮点。”商务部合作司负责人透露,上半年,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的55个国家有新增投资,合计74亿美元,同比增长12%。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477.9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44.8%;完成营业额389.5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3.5%。
同时,对外投资方式创新不断显现,跨境并购为主要手段。据上述负责人介绍,上半年,对外投资出现了绿地投资、收购并购、联合投资等多种形式。其中,在跨境并购方面,有关企业共实施并购项目140起,分布在全球41个国家和地区,涉及国民经济16个行业大类,实际交易总额261.1亿美元。
在业内专家看来,这一方面显示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另一方面也展现出我国企业投资能力不断提升,能够灵活、熟练运用国际市场金融工具支持海外并购,能够积极抓住不同国家、不同行业出现的有利窗口期,整合关键资源。
展望下半年我国对外投资走势,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预计2018年下半年,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行业结构继续优化、质量效益逐步提升。同时,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持续加强,一批重大项目进展平稳,将进一步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和区域互联互通,提升双边经贸合作水平,实现互利共赢。
吸引外资力度不减
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不少人担忧这将会对我国吸引外资造成影响。不过,商务部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依旧保持了对跨国公司投资强劲的吸引力,实现规模质量双提升。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新设企业持续快速增长,实际使用外资小幅平稳上升。1至6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9591家,同比增长96.6%,实际使用外资4462.9亿元,同比增长1.1%。
从主要投资来源地来看,1至6月,美国、新加坡、韩国、英国、澳门地区等投资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实际投入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9.1%、19.7%、43.8%、82.5%和78.7%。东盟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增长24.4%,“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比增长24.9%。
值得关注的一大亮点是,1至6月,高技术制造业保持增长态势。其中,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34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占比达到30.2%。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6%,占比达到20.9%。
记者了解到,美国对华340亿美元关税清单中,有将近六成都涉及在华外资企业,那么征税措施是否会发生在华外资企业转移风险?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回应称,美方的征税措施,确实会对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在华外资企业造成影响,但中国有稳定的投资环境,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并且有潜力巨大,正在升级而且不断开放的消费市场,未来将继续改善营商环境,保护外资企业在华的合法权益,使中国继续成为外国企业投资的首选之地。
中国美国商会近日发布的《美国企业在中国年度白皮书》显示,中国仍然占据大部分商会会员企业投资规划的重要位置,近六成受访企业将中国列为全球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三分之一的美国在华企业计划将在华投资规模扩大10%以上。
业内多位专家认为,在最近宣布的一系列投资便利化以及招商引资措施的推动下,未来,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有望继续保持在高水平。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