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佛两市地处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两市之间的同城化正不断深化。
广州和佛山两市政府日前签署《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下称《协议》),两地将充分发挥各自创新资源优势,在12大领域开展合作,深化拓展广佛同城化,打造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区。
资料显示,广州、佛山两市面积之和达112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2200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31053亿元,超过了京沪,占广东全省比重为34.6%。人均GDP达到了14.02万,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75倍。
去年9月,广州和佛山两市联合印发的《广佛同城化“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紧紧围绕将广佛区域建设成为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区和全国同城化发展示范区等重大目标,提升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同城化水平,做好同城化各项工作。
广州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胡刚对第一财经分析,广佛两个城市在空间上已融合为一体,规划在多个方面特别是体制机制上加强了两市对接,会进一步推进广佛一体化。广佛一体化将增加广佛两市各自竞争力,创新能力、产业结构、社会发展等将同步提升。
其中,在产业结构方面,广佛两市堪称“绝配”。 目前,广州总部经济、金融保险、商贸会展、港口航运、现代物流、中介服务、科技文化等现代服务业经济优势明显,佛山装备制造、家用电器、陶瓷建材、金属制品等工业经济实力突出,区域产业互补性、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立足两市产业比较优势,广州现代服务业和佛山先进制造业齐头并进、互补互促格局初步形成。
当然,在产业协作方面,目前也存在着较多不足。例如,两市产业互补优势未能完全释放,产业对接缺少有效合作载体;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力度不够,“广州研发+佛山制造”的合作模式未能深度形成。
广东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广州与佛山未来可以发展成为一个超级城市,在整个大湾区中起到核心作用,而且广佛之间距离很近,可以实现无缝对接。在产业上,两市之间有很强的互补性,广州的科教在力量较强,但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两地联手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本次《协议》提出,广佛两市要发挥互补优势打造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区。充分发挥广州高校林立、科研院所众多、创新资源集聚,佛山民营经济发达、制造业重镇、创新需求巨大的互补优势,推动两地创新链深度融合,健全区域创新体系,形成“广州创新大脑、佛山转化中心”创新驱动区域协调有序发展的新格局。
在此基础上,将广佛区域打造成为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区、全国同城化发展示范区、粤港澳合作核心枢纽、珠三角自主创新引领区、国家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科技创新集聚区和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
另一方面,广佛两市要聚焦科技创新领域打造三大合作板块。两市拟在基础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等12大领域开展合作,重点打造广佛科技创新产业示范区、珠江西航道创新带、广州大学城—国际科技创新城三大合作板块。
其中,在广州南站片区约36平方公里、荔湾国际科技创新产业区17平方公里、东沙片区7.5平方公里及佛山禅南顺高端创新集聚区约93平方公里,共约153.5平方公里区域推进广佛科技创新产业示范区建设前期工作,已被纳入《广佛同城化建设2018年度重点工作计划》。
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