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桥投资官网
CN
EN
首页
关于鑫桥
鑫桥融资租赁
鑫桥资产管理
产业投资基金
鑫桥企业文化
鑫桥发展历程
新闻资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行业资讯
一周要闻
鑫桥优势
行业位置
公司优势
博士后流动站
管理认证
鑫桥荣誉
企业荣誉
我们的服务
服务与流程
合作伙伴
我们的客户
我们的合作伙伴
联系鑫桥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3月社融出口数据超预期,一季度经济料企稳回升
发布时间:
2019-04-16
文章来源:未知
今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即将发布。当下,3月信贷社融、进出口等数据全面超预期,市场信心明显增强,经济企稳信号更加强烈。 多位专家预测,一季度GDP增速或将较上季度放缓。但随着信贷条件改善、民企纾困政策发力、中美谈判进展积极、减税降费措施落地等,中国经济已到回升之际。而未来反弹态势是否稳固,政策选择仍尤为关键。 信贷社融超预期 4月12日,央行发布2019年3月及一季度金融数据。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8.94万亿元,同比增长8.6%,创近13个月新高,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和0.4个百分点。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M2增速回暖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3月外汇储备规模继2018年11月以来取得“五连升”,外汇占款有望实现正增长,有利于流动性投放;二是财政存款减少6928亿元,同比多减2126亿元,加大货币投放力度;三是信贷增长较去年同期加快,派生能力增强。 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5.81万亿元,同比多增9526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1.8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29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8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4.4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5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57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流向企业部门的信贷融资占比达77.1%,较去年同期的61.6%大幅提升,这意味着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信贷都有改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明显增强。 央行数据显示,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08.4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2019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8.1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34万亿元。 招商银行总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认为,一季度社融大幅超预期,一方面显示前期政策效果显著;另一方面显示总需求或已触底,“预计宏观经济企稳的时间有望提前至二季度,市场对经济前景的预期也将得到持续改善”。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综合1~3月的数据来看,无论是信贷还是社融水平均较去年同期好转。在前期政策指引下,宽信用的局面已初步显现,但结构方面缺乏显著改善,金融周期企稳回升需要看到更为通畅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实际利率水平的下降。 出口增速显著回升 外贸也实现了平稳开局。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7.0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其中,出口3.77万亿元,增长6.7%;进口3.24万亿元,增长0.3%。我国3月外贸进出口2.46万亿元,增长9.6%,有力拉动一季度外贸整体增速的回升。 “今年以来,一些国际组织下调了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增速预期,我国周边主要经济体出口甚至出现了连续数月下降。在此背景下,中国外贸开局平稳,成为全球贸易运行的‘稳定器’。”4月12日,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在新闻发布会上称,一季度,中国对外贸易稳定增长释放出积极信号,将有助于提振信心、稳定全球贸易。 对于今年外贸发展走势的判断,李魁文表示,我国外贸进出口正在稳中提质,当前促进我国外贸稳定发展的有利条件较多。从今年一季度看,我国外贸进出口在稳步增长的同时,也呈现出很多亮点。 比如,贸易伙伴多元化积极推进、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外贸内生增长保持较强活力。 今年一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我国外贸总值59.6%,比去年同期提升1.3个百分点,对进出口总值增长贡献率达到了94.5%。同时,民企进出口增长9.9%,成为拉动我国进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市场主体参与外贸发展的动力更趋强劲。 李魁文预计,二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有望实现温和增长。 去年以来,我国先后下调了数千个税目的商品进口关税,两次上调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今年4月1日起,增值税改革正式实施,进口环节增值税税率大幅下调;4月9日起,入境旅客行李和邮递物品进口税下调。 李魁文表示,上述减税降费举措,将为广大进出口、跨境电商等企业带来更多的实惠,对外贸发展形成实质利好。 猪价成CPI走势关键因素 4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显示,3月份CPI同比上涨2.3%,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时隔4个月后再次进入“2时代”;PPI同比上涨0.4%,比上个月扩大0.3个百分点,9个月以来首次涨幅扩大。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处长董雅秀表示,3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4.1%,影响CPI上涨约0.82个百分点。其中,春季是蔬菜上市的淡季,加之受多地低温阴雨天气影响,鲜菜价格上涨较快,同比上涨16.2%,影响CPI上涨约0.42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5.1%,是同比连降25个月后首次转涨,影响CPI上涨约0.12个百分点。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CPI同比连续四个月下行之后出现拐点,主要是受蔬菜鲜果和猪肉价格的影响。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影响的核心CPI同比增速与上月持平,表明物价回暖主要是供给周期波动导致,而非需求因素。前期流动性释放尚处于合理范畴,并没有明显冲击到工业产品的供求关系和物价水平。 PPI方面,刘哲称,3月同比增速略有回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均有正贡献,其中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在连续三个月下降之后,出现小幅回升,表明前期上游原料价格上涨向终端市场的传导作用开始显现,这有利于中下游厂商利润恢复。受到基建投资增速回升和环保压力的影响,预计未来PPI仍会维持正增长。 中国经济初现企稳回升态势 3月份经济指标全面向好,经济企稳迹象更加明朗,市场信心显著增强。 4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调研结果显示,经济学家将2019年度GDP增速的预期均值由上季度末的6.28%上调至6.31%,中位数为6.3%,高于上季度末时给出的预期值6.28%。 同时,19位经济学家对2019年一季度GDP增速进行了预测,其中近八成的经济学家认为一季度GDP增速将较去年四季度放缓,其余经济学家们预计这一数据将与后者持平。 国泰君安发布的一份研报称,一季度投资较为强劲,对冲了部分下行压力,且金融市场交易活跃度的改善明显对GDP增速有提振,预计一季度GDP增速维持在6.4%。复工良好叠加低基数,预计工业增加值增速回升至6.1%;基建拉动下,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上行至6.4%,消费小幅改善。 刘哲说,一季度部分传统行业确实出现了企稳迹象,预计一季度经济增速在6.5%左右。但M2货币增速仍处低位,从银行端流向企业端的传导效果有待观察;减税降费和流动性改善使企业家信心有所恢复,大部分企业已陆续恢复正常经营,但并不一定能支撑企业大规模扩大投资,民间投资仍有一定下行压力。 京东金融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撰文指出,近期内外多重因素转好,政策积极发力已初见成效,中国经济已初步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但也要看到,中国经济基本面转好尚未完全稳固,猪周期启动下的短期通胀压力、全球经济下行中的出口压力、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等,仍需要关注和警惕。 沈建光分析,在中国经济回升之际,未来反弹态势是否稳固,政策选择仍然尤为关键。夯实经济向好基础,仅依靠短期刺激政策效果有限。未来减税降费落地情况如何、新型城镇化建设如何推动、财税体制改革能否破局、新一轮对外开放红利如何释放,这些更为深刻的制度变化才是决定中国能否稳健复苏的关键。 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