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桥投资官网
CN
EN
首页
关于鑫桥
鑫桥融资租赁
鑫桥资产管理
产业投资基金
鑫桥企业文化
鑫桥发展历程
新闻资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行业资讯
一周要闻
鑫桥优势
行业位置
公司优势
博士后流动站
管理认证
鑫桥荣誉
企业荣誉
我们的服务
服务与流程
合作伙伴
我们的客户
我们的合作伙伴
联系鑫桥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统一标准加快制定中 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构建打出组合拳
发布时间:
2019-05-20
文章来源:未知
经过持续的、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规模正在逐渐扩大。在18日举行的2019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书面致辞中表示,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已经居于国际第一方阵,在支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记者获悉,下一步,相关部门将从多个方面推动绿色金融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包括构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进一步深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强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等。与此同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部分创新政策和经验也将进一步复制和推广。 绿色金融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六部门下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这份政府主导的较为全面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为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2017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五省区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支持地方发展绿色金融。经过持续的、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陈雨露在论坛书面致辞中表示,2018年,我国共发行绿色债券(含资产证券化)超过2800亿元,存量接近6000亿元,位居世界前列。 而根据央行此前披露的数据,到2018年末,我国最主要的21家银行绿色贷款的余额已经达到8万多亿元,同比2017年增长了16%。 与此同时,各家金融机构也纷纷加大对绿色项目的资源投入力度。中国银行行长刘连舸在论坛上表示,中国银行专门制定了绿色金融发展规划,作为发展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具体发展策略和工作的具体措施。截止到2018年末中国银行绿色信贷余额8000多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1.22%。中行还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为绿色项目提供债券的发行,推动主题理财产品,广泛吸引社会基金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 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总经理罗施毅表示,兴业银行利用集团多牌照的优势,在信贷、信托、租赁、基金、证券等方面完全覆盖绿色金融的产品。兴业银行已经为17000多个绿色企业提供18000亿元的绿色融资。 地方试验区部分经验逐步复制 陈雨露表示,坚持强化中央政府顶层设计职能与发挥地方政府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既要通过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大力推动,形成发展绿色金融的强大社会共识和政策执行力;又要注重发挥地方政府“自下而上”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和产业结构布局,探索绿色金融支持区域绿色转型的有效途径,为全局性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最近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支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发行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的通知》,支持试验区内企业注册发行绿色债务融资工具,丰富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发展我国绿色金融市场。 记者了解到,浙江、广东、贵州、江西、新疆等五省(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推进改革的力度很大,并且一些政策创新的做法已经为全国层面的改革形成了可以复制推广的经验。 江西赣江新区管委会财政金融局局长秦鼎坤表示,赣江新区即将发行全国首单的绿色市政债,总规模是4.3亿元,发行周期30年,利率在3.5%至3.8%之间。绿色市政债将对新区综合管廊、生态环境改造、绿色园区的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相应的长期资金。另外,赣江新区计划在7月发行全国第一单绿色园区债。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蔡建表示,广州市花都区初步形成了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化市场机制。目前制订了绿色项目、绿色企业的认证标准,建立了绿色项目融资对接系统,实现在线不间断的融资对接,最近也在争取相关政策,看能否在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绿色金融方面实现更大突破。“我们正在将花都区的相关经验向全市、全省进行推广,目前取得较大成果。”蔡建表示。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殷兴山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浙江试验区在这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一些做法可以通过总结提炼,在更大范围推广普及。在绿色产品创新方面,目前湖州金融机构共开发绿色金融创新产品114款,衢州形成91个绿色金融创新案例。其中,生猪保险与无害化处理联动模式、绿色园区贷、安环险、银行“个人碳账户”体系等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在相关领域取得良好成效,部分已复制推广到省内乃至国内其它地区。 统一绿色金融标准加快制定 论坛发布的《2019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研究报告》预测,2019年绿色金融总需求量是2.5万亿元。报告同时指出,2018年,绿色金融资金总需求为2.1万亿元,其中资金需求最大的板块是可持续能源,为6976亿元。但2018年绿色金融总供给为1.3万亿元,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缺口为0.8万亿元,可持续能源金融资金总供给为2586亿元,资金缺口为4380亿元。可见,虽然2018年我国绿色金融在供需两端共同发力下,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但绿色金融资金的总供给仍然严重不足,急需继续推进绿色金融供给端改革。 业内人士表示,在从无到有之后,我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将进一步夯实和完善。陈雨露表示,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已步入纵深发展的新阶段。面向未来,要围绕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着力做好四方面工作。第一,加强对绿色金融理论研究,为绿色金融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着力构建标准体系,保障绿色金融规范健康发展;第三,深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动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第四,强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不断提升中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引领作用。 构建统一而清晰的绿色金融标准将成为下一步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推进的重点。去年9月,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绿色金融标准工作组正式组建,并率先启动多个急用先行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 陈雨露表示,作为绿色金融领域的“通用语言”,绿色金融标准既是规范绿色金融相关业务、确保绿色金融自身实现商业可持续的必要技术基础,也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充分发挥绿色金融标准工作组的作用,加快构建国内统一、国际接轨、清晰可执行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着重从制度建设、产品服务、操作流程、风险防控等角度全面系统规范绿色金融发展。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