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桥投资官网
CN
EN
首页
关于鑫桥
鑫桥融资租赁
鑫桥资产管理
产业投资基金
鑫桥企业文化
鑫桥发展历程
新闻资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行业资讯
一周要闻
鑫桥优势
行业位置
公司优势
博士后流动站
管理认证
鑫桥荣誉
企业荣誉
我们的服务
服务与流程
合作伙伴
我们的客户
我们的合作伙伴
联系鑫桥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中部六省8年GDP增长125%,崛起势头正劲但分化明显
发布时间:
2019-05-28
文章来源:未知
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近日在江西南昌召开。会议强调,当前,中部地区崛起势头正劲,中部地区发展大有可为。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乘势而上,扎实工作,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再上新台阶。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具有重要地位。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发现,2018年,中部六省GDP合计达到19.26万亿,占全国的21.4%;人口合计达3.7亿,占全国的26.6%。此外,2018年,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四个沿江省份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前10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相比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自然发展条件尤其是生态条件要好很多,平原面积多。相比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土地成本优势十分明显,劳动力十分充足。因此中部崛起对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将形成重要的支撑作用。 南北分化明显 虽然中部地区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但如果将时间拉到更长的维度,其总体的经济增速只能说与全国增速持平甚至略低。根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从2010年到2018年的8年间,中部六省GDP之和增长了125%,略低于同期全国增幅126%。 分省份看,6个省之间的分化较为明显。其中,湖北和安徽两省8年经济总量增幅均超过140%,分别为149%和144.69%,江西达到了133%,湖南达到了129%。这四个省份的增速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相比之下,山西8年经济总量增幅只有85%,比全国水平低了41个百分点,河南的增幅为109.46%,也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15.5个百分点。 从区域分布上来说,与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分化相似,在中部地区,南北分化也十分明显,沿江四省比位于北方地区的河南、山西要快得多。 叶青说,山西近年来的发展确实受到生态条件的制约。产业结构方面,山西以能源重化产业为主,2013年以来,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能源、原材料价格随之下行,经济发展也受到影响。河南的能源重化产业也不少,另外河南的主导性产业支撑作用相对有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为滞后。 相比之下,中部沿江四省的能源重化产业较少、占比低,近年来受能源经济下行的影响小。另一方面,沿江四省紧邻长三角和珠三角,近年来大量承接这两个区域的产业转移落地,加上水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经济也随之快速发展。 以安徽为例,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对安徽的经济发展十分关键。安徽省合作办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沪苏浙来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1245个,实际到位资金1145.5亿元,同比增长14.6%;占全省比重48.1%,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 安徽省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林斐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近年来,在长三角城市群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过程中,安徽深入参与长三角发展分工合作,这对安徽经济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 湖南也与之相似。湖南与珠三角之间的联系原本就非常紧密,随着武广高铁开通,湖南到珠三角的路程大为缩短,湖南就成为珠三角不少产业转移布局的首选,湖南的工业以及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多省需加快城镇化 从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GDP来看,湖北在各省份中领跑,2018年湖北人均GDP达到了66531元,超过了64644元的全国平均水平,是中部六省中唯一一个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 除此之外,其他中部省份2018年的人均GDP都低于6万元大关。其中,安徽、江西和山西均低于5万元。 湖北的人均GDP水平较高,主要得益于其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高。数据显示,2018年,湖北城镇化率达到了60.3%,这也是中部六省中唯一一个超过60%、唯一一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相比之下,其他五省的城镇化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仅为51.71%。 叶青说,在计划经济年代,武汉就是很重要的工业中心,综合实力在全国大城市中名列前茅,重工业布局比较多。此外,武汉作为大区中心城市,科教实力名列前茅。近年来,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中心大城市定位、科教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 数据显示,2017年,湖北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5177家,是中部六省中唯一超过5000家的省份,位列全国第六位。2018年,湖北的在校研究生数量达到了14.8万人,在中部地区遥遥领先。 当前,中部各省需要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尤其是中部不少地区如豫东、皖北等,都是人口密集地区,辖下市县农业富余劳动力众多,但由于中心城区偏弱,产业发展不发达,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区域之一。因此加快这些地方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厦门大学经济学副教授丁长发认为,这些地方的人口中有一大部分流向了沿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以及省会城市,但还有相当大一部分需要在当地就近城镇化。这些地区需要大力改善营商环境,利用当地的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优势,以及高铁建设带来的契机,吸引对劳动力依赖较大的产业,加快当地产业的发展。 河南省日前出台了《河南省贯彻落实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推动信阳市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商丘市建设豫鲁苏皖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驻马店市、周口市、漯河市、平顶山市等地产业高端化和功能现代化发展。 去年11月,国家发改委印发《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体方案》。该示范区将推进与珠三角地区在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技、金融、信息平台、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的合作,把示范区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高地。 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