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桥投资官网

CN EN

CMF:预计四季度我国经济将持续稳定恢复

发布时间:

文章来源:未知

10月21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举行CMF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课题组发布的报告认为,我国宏观经济稳定恢复增长,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经济面对冲击的韧性,展现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雄厚基础,另一方面也是 “六稳”、“六保”政策持续发力,尤其是供给侧保市场主体,对经济产生了良好的托底效应。这些利好因素在四季度还将持续,经济能够稳定恢复增长态势。

报告指出,从国内动力来看,当前的疫后经济复苏主要的推动力量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同时投资带动卡车等销售,稳定了汽车需求。但是,消费延续了2019 年以来相对疲弱的态势。消费没有及时跟进导致投资的乘数效应未能发挥。疫情一季度对于中国的冲击主要体现在直接影响,二季度复工复产之后,保市场主体政策维护了各类企业的现金流,修复资产负债表,推动了供给侧的恢复。此后,经济运行主线回归2019 年的运行趋势,即制造业投资和消费不足。在这个逻辑的作用下,乘数效应不足,当前经济复苏路径对就业的支撑力度较弱,失业率依然维持在相对高位。这就影响了居民收入,致使消费更加不足,经济更加需要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投资的支撑。这种支撑没有乘数放大难以波及各下游终端产业,导致价格出现下滑,进一步拖累制造业投资。当前复苏路径在市场内部没有形成自动的循环模式,经济循环还不顺畅,存在经济增速不及预期的风险。

报告强调,目前的经济复苏路径对潜在产出存在影响,值得特别关注。在目前的路径下,行业内头部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两级分化明显,地区经济差距加大,数字要素未能与传统要素相结合,存在寻租倾向等。这就要求我们将复苏路径导向新发展格局,不能简单为了复苏为将来带来巨大的调整成本,会在未来产生新的经济下行压力。我国的新发展格局需要发挥国内消费在经济循环中的核心作用,促进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型,特别是解决生产要素供给、市场需求和技术的安全问题。在目前的情况下,进出口受到疫情影响,我国暂时性演练了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但是暴露了诸多问题。未来需要通过加快改革推进消费升级、加工贸易转型和国内供给体系重构。

对此,报告提出了六条政策建议:一是财政和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二是推动以消费为基础的大循环,需要进一步增加普惠性消费金融力度;三是对人民币升值趋势预留政策空间;四是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加强配套措施的推进,考虑政策协调问题;五是改变以恩格尔效应推动消费升级的路径,更多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相对价格效应促进消费升级;六是投资伴随消费导向。

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