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12月7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785亿美元,较10月末上升505亿美元,升幅为1.61%。
“11月,我国外汇市场运行稳健,市场预期保持稳定,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国际金融市场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及疫苗研发进展、主要国家货币及财政政策预期等影响,美元指数下跌,非美元货币总体上涨,主要国家股票、债券等资产价格上升。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解读说。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综合考虑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效应,11月末外汇储备规模环比增加505亿美元。从主要汇率变动看,11月美元汇率指数(DXY)下跌2.3%;非美元货币相对美元总体升值,欧元上涨2.4%,英镑上涨2.9%,日元上涨0.3%。从资产价格变动看,主要国家资产价格整体上涨,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0.6%;股票指数涨幅较为明显,标普500指数上涨10.8%,欧元区斯托克50指数上涨18.1%,日经225指数上涨15%。
值得注意的是,温彬表示,11月估值上涨带动外汇储备规模回补。2020年5月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连续七个月保持在3.1万亿至3.2万亿美元之间,稳定基础相对牢固。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国际金融市场风险挑战显著增多。“特别是美国的经济情况、货币政策和美元指数走势,将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较大的外溢效应。一旦美元指数重新反转升值,那么将引起非美元货币贬值与跨境资本回流,给跨境企业带来较大的汇率风险。”因此,温彬建议跨境企业要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用好汇率风险管理工具,避免相应损失。
那么,今后的外汇储备规模趋势如何?王春英预期,未来我国外汇市场将呈现基本稳定、双向波动的格局。温彬也分析称,下一阶段,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将继续保持总体稳定。一方面,我国经济延续持续复苏态势,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逐渐减弱,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创下年内新高,预示着良好的经济景气,全年经济能实现正增长,宏观经济稳中向好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稳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我国金融市场持续加大开放力度,外汇市场平稳运行,跨境资本流动基本平衡。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趋完善,人民币汇率弹性也将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兑美元将继续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双向波动。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