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和都市圈相关规划提出以来,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规划变化似乎最为明显,相关利好消息不断释放。
1月26日,2021年深圳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披露了“十四五”深圳交通建设的若干具体目标。按照计划,到2025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3300万标准箱,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7000万人次,机场国际通航城市达100个,深圳国家铁路通车里程达220公里,城际铁路通车里程达19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达640公里,高快速路通车里程达700公里以上,无人驾驶开放测试道路超过1500公里,自行车专用道超过3500公里。
据悉,2021年深圳将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成或开通,其中就包括开通运营赣深铁路。此外,深圳将继续推进地铁四期、深中通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深汕铁路以及穗莞深南延、深惠、深大等城际铁路开工建设等。
深圳的交通“大礼包”,以努力实现交通出行“内湾半小时、湾区一小时”。广州和深圳作为湾区两大核心城市,实现轨道交通的互联互通对于湾区的一体化发展至关重要。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广深双城联动是区域经济中的一大热门话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更是焦点。
《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以深化广深“双城”联动强化核心引擎功能。推动广州、深圳立足全局谋划城市功能布局和现代产业发展,完善发展联动机制,全面深化战略协同、战略合作,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湾区“双子城”,放大辐射带动和示范效应。近日,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葛长伟提交大会审议的《关于广东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透露,2020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1万亿元,如期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广东安排年度投资8000亿元省重点项目计划,将优先保障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大项目需求。此外,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广州、深圳“双城”联动,建设广深“半小时交通圈”。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表示,随着城际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完善,大湾区内部的交通会更加方便,城市的边界将被打破。只要整个都市圈的轨道交通都很发达,城市之间都快捷连接起来,城市的边界自然就模糊了,不仅仅可以实现交通出行的便捷,也为产业的拓展开拓新的空间。
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