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普华永道发布《中国金融科技调研2020》,报告显示,金融各细分领域:银行、保险公司、大资管和金融控股公司,依托金融科技进行全方位创新与赋能已势在必行。
本次调研于2020年四季度展开,共回收了200份有效问卷,涵盖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各个细分领域以及金融科技公司。受访中的大资管机构,包含了银行理财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信托公司等细分领域的受访者。其他类受访机构则包括消费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清算机构、大型企业金融事业部等。
报告显示,传统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发展路径为头部机构设公司,中小机构组部门。受访企业中,已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机构约占20%,另有近25%虽然仍未设立子公司,但有此打算。
目前已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多为大型金融机构,以独立部门形式发展金融科技,对中小型金融机构而言是更现实可行的做法。
另外,受访企业中,约25%已由一把手直接挂帅金融科技,科技的战略关键地位正日益凸显。超过20%已将“科技驱动的业务盈利”作为金融科技部门的直接绩效评价指标。
针对银行业,91%的受访者认为会在未来五年发展基于大数据高级分析的智能银行。89%的受访者期待未来五年风控智能化创新升级,做到多维、精准、实时、共享。85%的受访者计划未来五年提供基于产业互联网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报告显示,数据可获性和合规性是银行业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最大的挑战。25%的受访者认为数据的可获性和合规性是双方合作的主要挑战。21%的受访者认为信息科技系统的安全性与兼容性是主要挑战。19%的受访者认为,监管的不确定性是主要挑战。
保险行业方面,94%的受访者相信未来五年客户画像与数据挖掘等技术将更有针对性的发现、获取、营销和服务客户。75%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五年科技变革使得保险标的风险状态发生巨大变化,从而改变产品(如车险)。93%的受访者认同未来五年自动化和智能化系统可有效提高内部运营效率和降低经营成本。
那么,未来三年,金融科技发生技术突破的主要领域是什么?28%的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是突破的主要领域,23%的受访者认为是人工智能,20%的受访者认为是云计算。17%的受访者认为是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管理咨询主管合伙人王建平表示:“金融业数据资源丰富,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的底层支撑,是“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的纽带,但数据缺失或数据质量较低也是目前数据应用中面临的主要挑战。随着数据使用量增大,数据获取与使用的安全合规也引起更多关注。为了应对挑战,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金融科技公司,建议在技术应用领域遵循三大原则:一是技术融合发展,创新双向驱动;二是应用成熟技术,降低创新风险;三是发展监管科技,防范无序创新。”
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