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桥投资官网

CN EN

“十四五”瞄准全球贸易枢纽等目标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能级提升

发布时间:

文章来源:未知

在2020年基本建成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能级再次提升。证券时报记者从4月8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上海已制定了《“十四五”时期提升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能级规划》(简称《规划》)。上海市副市长宗明在发布会上透露,《规划》发展目标总体概括为“1+6”:1为总目标,即经过5年努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能级实现跃升;6个具体目标,即基本建成全球贸易枢纽、亚太投资门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亚太供应链管理中心、贸易投资制度创新高地,全面建成国际会展之都,“对应6个发展目标,《规划》共提出6方面23条重点任务措施。”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把此前的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称为1.0版,那么《规划》即是2.0版,相关内容既有1.0版时的延伸,也有能级的提升。

宗明透露,在构筑全球贸易枢纽方面,上海将打造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进口商品集散地,建设一批高能级强辐射的贸易平台,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在打造亚太投资门户方面,上海将打造新时期外资首选地,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率先形成与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构建面向全球的投资促进网络。

创新高端消费供给 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以6个目标之一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例,与之前相比,加了‘中心’二字,就有很多可展开的内容。” 劳帼龄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上海市商务委主任顾军表示,“十四五”时期,上海将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消费需求,持续增强对国内外消费的吸引力、集聚力、资源配置力和创新引领力,着力建设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内贸外贸相互链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方面的第一条措施即是创新高端消费供给。顾军介绍,上海支持高端消费品品牌跨国公司设立亚太和全球分拨中心,发挥好上海作为世界级口岸的综合优势,建设一批进口消费品展示交易直销平台,多渠道扩大特色优质产品进口。

“把高端消费放在第一条,体现的是商务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即用高品质商业来引领消费。” 劳帼龄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顾军还透露,上海支持黄埔、静安、浦东、徐汇、虹口等区打造全球新品首发示范区,支持重点电商平台打造全球新品网络首发中心。同时,培育本土品牌,鼓励发展城市定制商品和零售商自有品牌。

消费数字化转型也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顾军表示,上海将加快电子商务创新发展,鼓励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广泛应用,大力推动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小程序电商等新模式创新发展,支持浦东、长宁、青浦等区打造直播电商基地。

日前,上海市商务委主任办公会议已审议同意上海商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3年),“十四五”期间,上海将把数字化转型作为上海商业“十四五”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数据显示,上海电子商务交易额已从2015年的1.7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5年的1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6万亿元,位列全国城市首位。

探索和扩大新型贸易 提升国际贸易中心能级

加快发展国际贸易新业态和新模式,也是增强外贸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途径。宗明透露,“十四五”时期,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提高质量和发展能级工作之一是进一步探索和扩大新型贸易发展,包括离岸贸易、转口贸易、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

其中,离岸贸易方面,上海在自贸区和临港新片区、虹桥商务区等重点区域探索研究鼓励离岸贸易发展的税制安排,支持虹桥商务区内贸易真实且信誉度高的企业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开展新型国际贸易;

转口贸易方面,上海将促进洋山港、外高桥“两港”功能和航线布局优化,进一步简化进出境备案手续,提高货物流转通畅度和自由度,建设洋山特殊综保区国际中转集拼服务中心;

跨境电商方面,上海将深化海关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出口监管试点,支持企业建设海外仓;

数字贸易方面,上海将加快发展,聚焦数字服务、技术转移、版权贸易、文化娱乐、体育电竞等领域,建设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文化出口基地等数字贸易领域国家级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外贸贡献度稳步提高。2020年,上海自贸区五个保税区全年实现进出口额1.1万亿元,同比增长4.2%,比全国增速快2.3个百分点,保税区域跨境电商订单量占上海比重45.2%,交易额占比53.2%。

顾军透露,上海未来将依托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重点区域,积极对接RCEP、CAI,对标CPTPP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向国家部门争取,率先在服务业等重点领域争取先行先试的政策试点,为下一步高水平开放开展更多的压力测试。

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