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记者从人民银行网站获悉,为进一步推动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延续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政策的公告》,明确自2021年11月7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对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取得的债券利息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
有券商研报认为,在上述免税政策出台之前,境外机构对于中国债券市场的参与主要集中在国债市场。政策推出后,如政策性银行金融债等具有票息优势的券种受外资的青睐程度有所提升。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延长外资境内债券市场投资税率优惠期限,有助于稳定外资投资预期,增强国内债券市场的投资吸引力。同时,也显示出我国坚定对外开放的决心,欢迎全球资本通过债券市场投资中国,分享国内改革发展红利。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蹄疾步稳,政策制度持续完善,市场运行效率不断提升。从QFII和RQFII投资者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到境外各类型金融机构可通过直接交易(CIBM Direct)方式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再到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债券通开通、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正式落地,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路径更加顺畅和多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债券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品种丰富,交易工具齐全,基础设施安全高效,国际投资者的认可度提升。10月29日,中国国债正式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WGBI),至此,我国国债已被全球三大主流债券指数尽数纳入。有市场机构预计,中国国债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将在未来36个月内带来约1300亿美元的被动资金流入。
在国内金融市场持续开放、国债纳入国际指数以及免税优惠等诸多政策利好的带动下,境外机构配置人民币债券的力度提升。2020年全年,境外机构投资者增持人民币债券资金量超过1万亿元。中央结算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央结算公司的托管量为3.52万亿元,同比增长31.09%,环比增持226亿元,为境外机构连续35个月增持。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外资为何连续加仓人民币债券?周茂华表示,目前,国内防疫形势向好,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经济长期发展前景向好,为吸引外资持续流入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且从中美宏观经济政策看,中美有望保持较宽的利差水平,人民币资产仍具吸引力。当前全球防疫、经济复苏、通胀和政策前景面临不确定性,同时,伴随我国稳步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人民币资产有望继续成为全球资金避风港,持续吸引外资流入。
外资配置人民币债券有望成为中长期趋势。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在近期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是中国债券市场规模比较大,外资占比比较低,未来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二是境内债券收益率相对比较高,人民币币值稳定,我国债券市场具备良好的投资价值;三是人民币债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比较独立的资产收益表现,有助于投资者分散风险;四是中国债券市场国际化水平持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