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桥投资官网

CN EN

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 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定调,要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

当前,受多重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此背景下,数字经济助力宏观经济增长作用愈发凸显。

相关专家表示,平台经济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拓展消费市场、助力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创造灵活就业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高层会议多次明确,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在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前提下设立“红绿灯”,发挥好平台经济创造就业的作用。

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推出“绿灯”投资案例

日前,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新的突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高于GDP名义增速3.4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39.8%。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平台经济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在拓展消费市场,促成多方供求间的快速匹配,创造灵活就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引导平台企业依法合规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发挥好平台经济创造就业、促进消费作用。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明确,要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

金天向记者表示,政策端已明确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其中,规范健康是要求,持续发展是目的。可以预见,国家将在设好“红绿灯”前提下,构建富有活力和创新性的制度环境,引导平台企业和市场主体开放生态、公平竞争、提高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能力,在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指出,当前,我国监管机构对平台经济的专项整改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接下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商家经营过程中的监管,有关部门应出台明确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加大创新领域的支持力度,包括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人才引进。同时,要合理设置好红灯和绿灯,对于“红灯”经营和操作坚决叫停,对于“绿灯”经营和项目要大力支持。

金天也表示,通过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或将更加形象易懂的体现平台经济监管要求,帮助平台企业找准标杆。促进平台企业在理念和行动上更加自觉地服务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大局。

发挥好平台经济带动就业作用

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对于就业的促进作用,一直很受重视。今年4月7日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和 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均释放出要推动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带动更多就业的信号。

随着数字技术和平台经济蓬勃发展,零工市场也在不断壮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到约2亿人。

近日,人社部、民政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加强零工市场建设 完善求职招聘服务的意见》,明确加强零工市场建设、完善求职招聘服务等重点工作。

此外,人社部近日印发的《关于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稳就业促就业行动的通知》中提到,“创新发展灵活用工服务,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运用数字技术创新开展劳动力余缺调剂、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服务,开发灵活就业平台、参与零工市场建设,拓宽就业渠道。”

可以看出,政策层面正逐步完善灵活用工市场规则,鼓励平台企业更好的发挥促进灵活就业的作用。“但在灵活用工方面还存在拖欠薪资、用工人员岗位保护和社会保障不健全、用工人员个人信息安全得不到有效保护等风险。”姚建明表示。

同时,“由于平台用工关系不完全等同于劳动关系,相当一部分平台从业人员未能缴纳和享有社会保障。”金天也指出,平台从业人员相对零散,与平台相比处于明显弱势地位,在平台规则制定,特别是与平台定价和抽成、从业者休息休假、健全集体协商机制等方面的规则制定上缺乏足够话语权与影响力。

对此,姚建明指出,平台企业应加强管理,对就业渠道和信息的真实性、规范性、安全性进一步加强审查;同时,健全用工人员利益保障机制,培养用工人员风险识别和防范意识。

金天建议,平台企业在促进就业的同时,还应关注灵活就业人员的来源,可以更多承接由传统服务业析出的剩余大龄劳动者,而不是挤占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高质量用工需求。应关注平台从业者的合规从业问题,平衡好平台企业“灵活进出”用工模式与各行业、各地区从业资质要求之间的矛盾冲突。此外,还需关注平台从业者的主观感受,注意解决其在工作、个人生活和家庭照料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避免负面情绪横向传播造成相应的平台管理稳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