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桥投资官网

CN EN

降准力度节奏超预期 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发布时间: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2024年1月,人民银行宣布降准并调降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力度和节奏均超出市场预期,向社会传达了持续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的积极政策信号,为后续经济运行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在此背景下,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跨月资金面稳定,银行间货币市场交易量增加、余额基本持平,主要回购利率环比上行。同时,伴随着国内经济温和复苏,债券发行及交易同比大增,国债尤为活跃,债券收益率曲线小幅陡峭化;利率互换曲线整体下行,成交环比增加。从成交量来看,1月份,各交易品种合计成交217.2万亿元,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同比增长72%,环比增长15%。

2月18日,人民银行小幅超额续做中期借贷便利(MLF),中标利率与此前持平;2月20日,人民银行公布2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5年期LPR下降25个基点。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组政策操作与前期降准和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形成合力,进一步体现了稳经济、稳市场、稳预期的政策导向。预计年内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有望加大,继续引导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进一步激发实体经济有效需求,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1月主要回购利率环比上行

1月份,人民银行投放回笼基本持平。具体来看,1月份,人民银行投放9950亿元MLF,到期7790亿元MLF,中标利率持平,逆回购净回笼3050亿元,全月净投放量共5天超千亿元,集中在税期、月末。1月24日,人民银行宣布将于次日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25个基点,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

在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看来,此次降准将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有助于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动市场利率水平下降,同时向社会传达了积极的政策信号。

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是结构性货币政策精准发力的体现。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这一操作可以定向促进相关领域贷款利率水平下行,切实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涉农企业的支持。

在上述背景下,银行间货币市场主要回购利率上行,银行间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R007)月度加权下行。交易中心数据显示,1月份,存款类机构隔夜回购利率(DR001)、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R001)月度加权均值分别环比上行7个基点、上行9个基点至1.68%和1.85%;存款类机构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DR007)、R007月度加权均值分别上行2个基点、下行37个基点至1.87%和2.25%。

从期间走势看,1月初,资金价格维持低位,税期有小幅收敛,DR007税期最高单日加权1.9840%,跨月波动尚可,R007自跨月以来震荡下行,DR007保持平稳,月末R001加权2.0107%。1月份,DR007最低值1.7640%、最高值1.9840%、中位数1.8561%,波动幅度为22个基点,环比下降44个基点。

债券发行交易同比大增

数据显示,2024年1月,政府债发行节奏较去年末明显放缓,但仍是社融最主要支撑项。

具体而言,1月份,银行间市场共发行债券2013只,发行规模3.21万亿元,同比增长20%;净融资6655亿元,同比增长40%,环比减少6%。其中,国债、信用债发行均为历史同期最高,分别达7500亿元、1.32万亿元;政策性金融债发行供给恢复;金融债发行1576亿元,同比增长230%。货币市场工具发行2.37万亿元,净融资1.01万亿元,均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从现券成交表现来看,1月份,现券成交71.86万笔、32.93万亿元,均创新高。其中,国债成交量最大,达14.18万亿元,同比增长386%,30年期国债延续活跃态势,换手率79.25%,环比上升28.28%。

与此同时,由于市场宽松预期逐步兑现,叠加股债跷跷板效应,1月份,债市收益率月末快速下行并创历史低位。交易中心数据显示,截至1月末,国债1年期、3年期、5年期、7年期、10年期和30年期到期收益率分别为1.88%、2.19%、2.29%、2.42%、2.43%和2.65%,分别较上月末下降20个、10个、11个、12个、12个、18个基点。其中,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创下自2002年以来新低,当月最高值为2.5601%,波动幅度约13个基点,环比走扩1个基点。信用债收益率全线大幅下行,除1年期外信用利差显著收窄,等级利差收窄。

东吴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李勇认为,随着近期货币政策操作逐渐清晰,在宏观经济情况稳定的情况下,长期国债收益率下行或将持续。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看来,在债市结构性资产荒的背景下,信用债收益率仍存在进一步下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