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亚行发布首份成员体PPP监测报告:中国融资到位PPP项目最多
亚行日前发布其首份追踪亚行成员体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运营环境发展情况的年报《公私合作监测》,称具备发达金融市场、强大本土金融机构和多元化融资资源的亚太地区国家更有可能推动PPP项目。亚行对25个发展中经济体的研究显示,每年4570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中的2040亿美元资金缺口需要私人部门投资。报告指出,中国拥有最多已融资到位的PPP项目。通过吸引更多私营企业参与,中国仍有扩大PPP规模的空间。
2.穆迪:中国运用中期借贷工具改善货币管理
穆迪日前发布《中国银行业:人民银行扩大中期借贷工具的使用对银行具有正面信用影响》报告,指出中国央行2017年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和抵押补充贷款(PSL)两种中期借贷工具操作,已经改善了货币管理,使其能在操作层面上微调流动性供应,而不影响政府宏观货币政策方向。报告指出,MLF和PSL期限较长,使中国央行可以传达其关于流动性供应的较长期导向,从而提高银行等市场参与者的政策预见性。
3.高盛:2018年全球经济将持续复苏
高盛最新发布的研报认为,在今年全球经济复苏表现亮眼的背景下,2018年全球经济又将是强劲增长的一年。明年全球经济将达到4%的高速增长。此外,企业资本支出加速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预计未来几个月,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推动下,全球经济增长将保持强劲势头,全球衰退的风险很低。
4.美联储发布经济状况褐皮书:经济前景改善 物价压力回升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9日发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显示,10月至11月中旬,美国经济继续温和扩张,经济前景有所改善,价格压力已经增强。美联储褐皮书指出,“自上次褐皮书发布以来,物价压力增加。”过去数月美联储对通胀的评估一直处于低位,此次上调了评估。
5.韩国央行加息 亚洲货币政策添变数
11月30日,韩国央行在11月的议息会议后宣布加息25个基点至1.50%,这是该国6年多来首次加息;也是自2015年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之后,首个跟进加息的亚洲主要经济体。自2014年以来,亚洲主要经济体中并未推出加息举措。从一定层面来看,韩国作为亚洲第四大经济体,其本次加息折射出亚洲货币政策不再是加息难见的一片“静湖”;也有经济学家认为,韩国央行本次加息标志着亚洲货币政策已经出现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