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债市风险仍存 新兴市场表现亮眼
在上一轮金融危机爆发的10年后,全球经济终于驶上了持续复苏的轨道。今年全球经济复苏力度超出预期,“成绩单”可谓十分亮眼。在此背景之下,2017年的全球债市暖风频吹,新兴市场债市的表现最为亮眼。来自于彭博社和巴克莱的数据显示,随着今年成为新兴货币创下2009年以来最大涨幅的一年,以当地货币计价的新兴国家债券2017年以来的回报率高达10.4%,对比而言,美元债券的回报率为7.6%,美国国债的回报率为2.5%,而欧洲国家的国债回报率为0.9%。
2.非洲经济进入“脆弱复苏”轨道
经历了2016年低谷之后,非洲经济2017年迎来了触底反弹。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经济展望报告,撒哈拉以南非洲2017年经济增速预计为2.4%,较2016年1.3%的增长率有所复苏;2018年和2019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为3.2%和3.5%。非洲经济总体上正在企稳回升,回到增长轨道上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鉴于持续上升的公共债务水平,非洲经济的下行风险依旧存在。许多国家仍需要进行政策调整,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多元化,改善投资环境。
3.英报告:2032年全球四大经济体中三个在亚洲
根据英国智库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CEBR)的年度报告,在2018年,印度就将超越英法,成为以美元计的全球第五大经济体;不仅如此,到了2032年,印度还会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该年度报告还预测,中国将在2030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进而全球前四大经济体中,将有三个在亚洲(中日印);而与亚洲崛起相对的,则是欧洲的衰落,西欧国家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在2032年将下滑到13.8%,其中表现最差的将是意大利。
4.2017年全球IPO交易数量创金融危机后高点
今年,全球各地的交易所吸引了自金融危机以来最多的上市交易,美国的上市交易活动复苏,中国的上市交易数量创下纪录,这证明人们无需担忧企业对上市的热情正在减退。根据Dealogic的数据,2017年有近1700家公司上市,比2016年增长44%,是自2007年以来首次公开发行(IPO)交易最多的一年。IPO募资额增长44%,至1960亿美元,这是自2014年以来的最高金额。2014年阿里巴巴(Alibaba)募资250亿美元的上市推动了当年的募资额。
5.《巴塞尔协议Ⅲ》修订完成将从2022年起逐步实施
经过多年的谈判,本月各国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终于达成了《巴塞尔协议III》。这份协议可谓是“十年磨一剑”,在上一轮金融危机中,纳税人曾为救助大型金融机构而埋单,这使得全球监管者决意加强监管,2008年起开始酝酿《巴塞尔协议III》;在各方利益博弈之下,直到2017年12月7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公报表示,旨在加强银行业监管的《巴塞尔协议III》已完成修订,将从2022年1月1日起逐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