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桥投资官网

CN EN

一周国际要闻(20180101-20180107)

发布时间:

文章来源:未知

1.英国经济:脱欧影响难忽视

在英国脱欧前景仍未明朗之下,尽管2017年全球经济好于往年,英国在“水涨船高”之下也得以温和增长;但其增速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更显逊色,这也令其2018年的前景不确定性仍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TMF)公布的数据,英国在2017年世界经济体排名中将被挤出前五之列,而同期的法国将以2.575万亿美元的GDP超过约为2.565万亿美元的英国,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这将是自2003年以来,法国首次超过英国,英国退居第六。

2.沪伦通指日可待 模式与沪港通完全不同

接近伦敦证券交易所(下称“伦交所”)的人士透露:“中英双方都有强烈意愿推动‘沪伦通’,模式将完全不同于‘沪港通’。”据上述人士透露,此前耗时长主要因为有很多技术性难题需要解决。2015年9月,时任英国财政大臣的奥斯本开启访华之旅,宣布对“沪伦通”的正式连通,展开可行性研究。经历了两年多来在技术层面上的攻坚克难,2018年“通车”指日可期。

3.欧洲金融业迎来最严市场监管法规 迈入全新监管周期

本周,《金融工具市场指导》第二版(MiFID II)将被正式引入欧洲金融市场。该法规共涉及逾170万条条款,影响将遍布欧盟金融业的几乎每一个角落,这标志着欧洲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将迈入新的监管周期。新法规中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透明化”,金融企业将必须披露之前数倍的交易数据和信息,以前资产经理或个人要买卖外汇或衍生品之类的产品都要依赖于经纪商的报价,而MiFID II开始实施后,所有进行交易的信息都将公开化。

4.美联储重申渐进式加息 通胀隐忧或造成决策分歧

美联储公布2017年12月份货币政策会议纪要。纪要显示,会议上联储官员们讨论了可能加快或减慢加息的因素。美联储官员预计,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的削减将提振消费者和企业支出,或造成通胀回升压力,这将成为加快升息的一大理由;但若通胀不能继续回升至2%这一通胀目标,则是放慢加息的一个理由。部分官员担忧,若通胀偏低持续太久,会压低长期通胀预期。多数官员在会上支持继续渐进加息。

5.巴基斯坦企业将用人民币与中国开展贸易

巴基斯坦国家银行(央行)1月2日晚发表声明,巴中两国的公共和私营企业在双边贸易和投资活动中可以自由选择使用人民币,巴基斯坦国家银行已经制定了相关法规以促进人民币在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同时,考虑到最近本地区和全球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巴经济走廊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巴基斯坦国家银行预计,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将促使对华贸易大幅增长,这符合两国长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