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展中国家为世界经济新发展持续注入动能
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企业成为发达资本市场“宠儿”,越来越多商品因新兴经济体不断增长的需求加速流动,亚非拉地区经济一体化建设提速“点亮”全球经济前景……在当今全球经济中,发展中国家日益发挥引擎作用,在以发展造福国民的同时,促进全球经济向更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纽交所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在2400多家纽交所上市企业中,来自拉美的超过100家,非洲有7家,印度有12家。全球来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正成为越来越成熟的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这些国家之间的贸易将出现增长。2019年,非洲自贸区建设正式启动,南方共同市场与欧盟“马拉松式”谈判终成正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取得重大进展……经济一体化进程喜报连连。
2.15国冲刺RCEP协定明年签署 中方:大门永远向印度打开
结束“七年长跑”谈判,RCEP正稳步冲向终点线,助力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2019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5个成员国整体上结束谈判,标志着世界上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12月30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媒体吹风会上,商务部国际司司长张少刚表示,当前RCEP的余下磋商工作正在按照领导人的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如果把握时间和进度,协定有望在2020年6月完成法律审核,在11月正式签署。
3.印度计划未来五年在基础设施领域投资1.4万亿美元
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31日宣布,印度计划未来五年在基础设施领域投资1.4万亿美元,以实现到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5万亿美元的目标。政府已为未来五年的基础设施投资制定了详细计划,将加大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使基础设施不会制约印度经济增长。在过去十年中,印度在基础设施领域投资了约1.1万亿美元。
4.英国《自然》研究报告:中国可持续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中外学者1月1日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报告说,他们使用新方法评估了中国完成17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情况,结果显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在国家乃至省级层面都有明显提升。
评估报告显示,2000年至2015年间,中国从国家层面到省级层面在落实可持续发展工作上成效显著。其中,国家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指数从45.5提升至55.4,升幅近22%;省级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指数平均值从42.2提升至54.9,升幅达30%。就具体的单项目标而言,评估结果显示,中国在这17项目标中有13项得到“显著提升”,其中在消除贫困、提高健康福祉、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减少不平等、加强可持续发展全球伙伴关系这5项上的提升尤其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