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方进入“两会”时间 京沪粤推进金融改革
1月下旬以来,地方纷纷步入“两会时间”。截至目前,已有11个省市公布了2020年的经济“成绩单”和2021年目标。从各省市公布的2021年重点工作与GDP增速预期目标来看,多地的不同发力方向也成为今年的一大特点。资本市场的改革创新是各地的重点经济工作,数字货币备受重视。
2.深圳推动湾区交通一体化 广深联动成焦点
粤港澳大湾区和都市圈相关规划提出以来,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规划变化似乎最为明显,相关利好消息不断释放。1月26日,2021年深圳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披露了“十四五”深圳交通建设的若干具体目标。深圳的交通“大礼包”,以努力实现交通出行“内湾半小时、湾区一小时”。广州和深圳作为湾区两大核心城市,实现轨道交通的互联互通对于湾区的一体化发展至关重要。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广深双城联动是区域经济中的一大热门话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更是焦点。
3.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公布 多省今年经济增长目标不低于6%
随着今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陆续公布,各省份今年经济增长目标也一并出炉。已公布数据的22个省份今年GDP增长预期目标均不低于6%,其中11个省份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在7%以上。与去年相比,多地上调了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其中湖北、海南等地提升至10%以上。
4.广东“双核+双副中心”再升级:强化汕头、湛江省域副中心城市功能定位
在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阐述中,尤其强化了汕头、湛江省域副中心城市功能定位。报告指出,2021年,广东将支持汕头、湛江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建立广州与湛江、深圳与汕头深度协作机制,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重要发展极。
5.29省份GDP年报:安徽逼近上海 增速排名大洗牌
截至1月28日,除河北、新疆外的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了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GDP)与增速。总体来看,2020年广东、江苏等头部省份依然位居GDP总量前列,而在GDP增速上各省区市排名有较大浮动,19个省区市全年GDP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西部省区市GDP增速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