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金融监管蓝皮书:应加强资产管理公司有效监管
6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金融监管蓝皮书: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22)》(下称《报告》)。《报告》建议通过“管、助、学、试”来优化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建设监管制度、保障监管资源、夯实监管技术、优化监管路径。
2.补齐“协同港澳”拼图 大力支持南沙现代金融产业发展
6月24日,国新办举行《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总体合作方案》(下称《南沙方案》)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等相关负责人对方案作出解读。据介绍,《南沙方案》明确要在南沙深化粤港澳的全面合作,“所谓的全面合作,不仅要涵盖港澳,这种合作还不局限于某些特定的方面,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重点领域。”
3.交易型开放式基金纳入互联互通再进一步 沪深港通交易品种进一步丰富
6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交易型开放式基金纳入互联互通相关安排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明确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拓展至交易型开放式基金(ETF)。随后,沪深交易所、中国结算发布相关办法规则。与此同时,中国证监会官网发布《关于修改〈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若干规定〉的决定》(以下简称《规定》),旨在规范内地投资者返程交易行为,对所谓“假外资”从严监管。
4.六部门部署工业能效提升,聚焦这些重点领域
6月29日发布的《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重点工业行业能效全面提升,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能效明显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行动计划》由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制定。推进工业能效提升,是产业提质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降低工业领域碳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
5.国常会:发行金融债筹资3000亿扩大有效投资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举措,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就业和消费;部署加大重点工程以工代赈力度,拓展就业岗位,带动农民工等增收;决定开展提升高水平医院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试点,促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